2022年6月2日下午,順控集團“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揭牌儀式在順控集團16樓黨建引領展廳旁舉行。這一線下體驗空間的啟用,是推動“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向企業延伸的有效探索。
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鄭衛紅,順德區國資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周龍,順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黎頌泉,黨委副書記勞璐均,順控集團綜合管理部(黨委辦)部長李敬哲、副部長王勇及順控集團黨委下屬各企業黨組織黨員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線上線下同頻共振
“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揭牌
揭牌儀式上,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鄭衛紅表示,順控集團“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是按照“物理空間統一布置、宣傳推廣統一策劃、融合創新統一實施、建設效果統一評價”的原則建設。“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在順德相繼建成使用,實現了線上線下同頻共振,讓“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從線上走進企業,走到群眾身邊,融入群眾生活。
“當前,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讓黨代會的各項決策部署變成生動實踐。同時推動‘學習強國’進村居、進社區、進企業,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加年輕化、時尚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為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提供理論支撐和文化條件。”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鄭衛紅希望,順控集團能用好這個體驗空間,豐富學習的方式和內容,進一步激發廣大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這個體驗空間打造成為企業員工學習知識、拓寬視野、滋潤涵養的新陣地。
“‘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是一個學習空間、一個服務空間,更是一個聚合空間。”順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黎頌泉提出,集團要積極鋪排定期的學習交流活動,豐富“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的學習內容,采取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的學習形式,大力宣傳學習成果,擴大“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的影響力。
隨后,順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鄭衛紅一行至順控集團“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參觀。參觀過程中,順控集團綜合管理部(黨委辦)副部長王勇介紹,順控集團在16樓已建成的黨建引領主題展廳和“職工之家”的基礎上,設置圖書展示、線上學習等區域,增設電子觸摸屏、線下學習機等電子設備,建成了“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他表示,順控集團將利用這一空間,扎實推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推廣工作,讓空間成為員工們提升學習的又一陣地,成為大家的文化精神家園。
學思踐悟,永無止境
第一場學習交流會圓滿結束
為充分用好用實“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揭牌儀式過后,順控集團隨即開展了“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第一場主題為“國企黨的政治建設”學習交流會。
順控發展公司黨委委員袁慧燕以“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打造堅強戰斗堡壘”為主題,從頂層設計、工作機制、工作實踐三方面論述順控發展公司積極踐行國資國企擔當,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任務和要求做好相關工作,在全面保障安全優質供水同時,積極拓展水環境治理、污水處理等業務,為民生事業、生態環保貢獻力量。
“通過學習《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文章,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心中這一‘根本性建設’,使我們對黨的政治建設有了新的認識。”科創集團黨總支黨員戴加滿結合工作實踐,對國有企業黨組織、黨小組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出“不斷提高黨小組建設水平、優選黨小組長、嚴格開展黨小組的組織生活、始終密切聯系群眾”四點思考。
“站在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要肩負起人民和歷史賦予的莊嚴使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從加強自身的政治建設做起,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站在為人民服務、為民族復興、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最前沿。”順控集團綜合管理部(黨委辦)副部長王勇從“明確政治方向、堅持政治領導、夯實政治根基、營造政治生態、防范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七個方面就順控集團如何做好黨的政治建設工作進行分享。
自由交流環節上,在場黨員結合工作實際,分享了交流會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此次交流會圍繞《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內容增設有獎知識問答環節,把活動拉向高潮,現場氣氛熱烈,充分展現了順控集團黨員們加強政治學習的精氣神。
“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
“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建設工作是順德區傾力打造的“學習強國”亮點工程,這是以“學習強國”主題宣傳為核心的一站式文化服務綜合體,既是宣傳服務的陣地,也是供黨員群眾學習活動的場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學習、建設學習大國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來,順德區委宣傳部大力推動“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建設,結合上級要求和本地實際,選取書店、圖書館、企業等多種場地開展體驗空間建設。2019年在新華書店建成了全區第一個體驗空間。在建設過程中,區委宣傳部對空間的布置方案精心設計,嚴格報批,并多次到現場檢查指導,確保了體驗空間布置的規范化。同時贈送了一批書籍豐富體驗空間的內容,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接下來,區委宣傳部將繼續推動“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走進黨員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學校、企業等地,增進市民學習體驗感,推動“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更好地走近群眾、服務群眾。